種苗場攜手日本信州大學 打造刺角瓜基因體分析與應用開發平台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新聞資料第567號 中華民國109年9月15日
種苗場攜手日本信州大學
打造刺角瓜基因體分析與應用開發平台
目前國內甜瓜與西瓜栽培品種均無法抵抗多種植物病毒的威脅,影響產量與品質,農委會種苗改良繁殖場自108年10月與日本信州大學跨國合作,共同進行刺角瓜(Cucumis metuliferus)全基因體分析,預計在三年內解析刺角瓜的抗病毒機制後,應用於甜瓜與西瓜抗病毒技術開發,將帶來國內瓜類育種的新契機。
種苗場表示,刺角瓜是較原始的甜瓜屬植物,部分品系具有甜瓜與西瓜所欠缺的多種植物病毒抗性,如木瓜輪點病毒,但是刺角瓜抗病毒機制至今尚未明瞭。該項合作案為雙方共同擬定抗病毒機制之基因體解析策略,第一年預計完成基因體定序及組裝,第二年起針對與病毒抗性表現相關之刺角瓜及病毒序列逐一進行功能性驗證,第三年篩選抗病毒基因以選育抗病毒品種或發展植物疫苗。
種苗場指出,刺角瓜是一種可食用的瓜果,其果實外觀呈現亮橘黃色,果形短胖,表面覆有圓錐形肉質果刺,且果肉呈現色彩強烈對比的半透明綠色果凍狀的胚囊,故又被稱為角瓜或是果凍瓜,近年也有人戲稱為惡魔果實。刺角瓜具有多汁的果實及可食用種子,因此為人們栽培利用,目前刺角瓜在肯亞、紐西蘭及以色列等國有經濟栽培及出口。除了供食用之外,基於刺角瓜的多重病蟲抗性,顯示其所具備的龐大遺傳潛力尚未被開發利用,因此希望透過台日共同合作加速有用遺傳資源探索。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連絡人:陳哲仁
電話:(04)25825536
E-mail: jrchen@tss.gov.tw - 聯絡人:鍾文全
聯絡電話:(04)25825402
e-mail:wcchung@tss.gov.tw
▲刺角瓜原產於非洲撒哈拉地區,果實表面著生短圓椎硬質尖刺,可食用部位為綠色果凍狀胚囊及種子,與木鱉果不同,口味近似小黃瓜,微酸甜。具有甜瓜所缺乏的植物病毒抗性,尤其對木瓜輪點病毒呈現免疫型抗性。
版權所有2017 tss All Rights Reserved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
地址: 426017臺中市新社區大南里興中街6號
|
電話:+886-4-25811311(總機)
|
e-mail:tsips@tss.gov.tw
| 屏東種苗研究中心
|
909143 屏東縣麟洛鄉麟蹄村信義路29號
|
電話:+886-8-7222718
|
傳真:+886-8-7214100
種子(苗)供應專線:04-25825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