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網頁置頂

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

:::
:::

農業新聞

首頁 > 最新公告 > 農業新聞 > 加工鮮食兩相宜,食在好味-馬鈴薯種苗6號介紹
加工鮮食兩相宜,食在好味-馬鈴薯種苗6號介紹

中華民國112年4月19日

加工鮮食兩相宜,食在好味-馬鈴薯種苗6號介紹

美食當前的誘惑,總讓人無法抗拒!!當洋芋片、薯條、薯餅或馬鈴薯泥放在你我面前,可口誘人的滋味,總讓人嘴巴無法停下。說起這些美食的原料─馬鈴薯,在人類餐桌歷史上,佔有極大篇章的故事。臺灣馬鈴薯栽培歷史悠久,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為提高國產馬鈴薯的品質與產量,除投注大量心力建立馬鈴薯健康種苗繁殖制度,更為強化國產品種的多元應用價值,近年更育成馬鈴薯新品種-「種苗6號」,有著高產量、高品質、加工與鮮食兼用等多種優點。

種苗場說明,'種苗6號'自種植至採收約需100~110天,屬於中生品種,株型表現直立,莖粗且葉色為綠色、葉長約32公分、葉寬約22公分,塊莖為短卵圓形,薯皮黃色,薯肉白色。相較於目前台灣主流市場品種克尼伯,對環境耐候性及晚疫病耐性表現佳;在產量表現上,具結薯量與可售薯比例高,且不易裂薯等良好特性,每分地產量約3~4公噸。此外,在用途上,兼具加工與鮮食兼用特色,經加工廠適用溫度儲藏(10-12℃)後,具低還原糖與可製成洋芋片特色,薯片金黃色、薯味濃郁且褐化比例低,具優良加工潛力,在鮮食亦具有粉嫩口感與濃郁風味,也可兼用於烹煮等多元應用。

種苗場指出,‘種苗6號’ 種植方式可依一般馬鈴薯慣行栽培方式管理,建議選擇排水良好及富含有機質之土壤栽培。定植後約2-3天進行溝灌,以不淹至種植種薯高度為原則,萌芽出土後,依土壤濕度,適時灌溉,定植60天後逐步減少灌水量及次數,並於採收前10天停止灌溉工作,建議可於秋作定植後約100至110天採收塊莖。

種苗場表示,'種苗6號'與克尼伯同屬加工與鮮食兩用品種,且在產量表現及環境耐性均優於克尼伯,未來推廣可期待減少農民與生產者在農藥施用與栽培管理上的負擔,並提高生產者種植意願,對於國產農糧生產與減少進口替代均具效益,且更具商業生產利基。

 

種苗改良繁殖場

  • 聯絡人:張勝智 助理研究員/黃少鵬 代理副場長
  • 電話:04-25825460/04-25825403
  • e-mail:James7309@tss.gov.tw/hubird@tss.gov.tw
Top